Skip to content

动态影像录音(Sound)

声波

声音始于空气中的振动,如吉他弦、人的声带或扬声器纸盆产生的振动。这些振动一起推动邻近的空气分子,而轻微增加空气压力。压力下的空气分子随后推动周围的空气分子,后者又推动下一组分子,依此类推。高压区域穿过空气时,在后面留下低压区域。当这些压力波的变化到达人耳时,会振动耳中的神经末梢,我们将这些振动听为声音。

当您看到表示音频的可视化波形时,它反映了这些空气压力波。波形中的零位线是静止时的空气压力。当曲线向上摆动到波峰时,表示较高压力;当曲线向下摆动到波谷时,表示较低压力。

波形测量

几个测量值描述了波形:

振幅

反映从波形波峰到波谷的压力变化。高振幅波形的声音较大;低振幅波形的声音较安静。

周期

描述单一、重复的压力变化序列,从零压力,到高压,再到低压,最后恢复为零。

频率

以赫兹 (Hz) 为单位测量,描述每秒周期数。(例如,1000 Hz 波形每秒有 1000 个周期。)频率越高,音乐音调越高。

相位

以度为单位测量,共 360 度,表示周期中的波形位置。零度为起点,随后 90º 为高压点,180º 为中间点,270º 为低压点,360º 为终点。

波长

以英寸或厘米等单位测量,是具有相同相位度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波长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少。

采样率

  • 采样率表示音频信号每秒的数字快照数。该速率决定了音频文件的频率范围。采样率越高,数字波形的形状越接近原始模拟波形。低采样率会限制可录制的频率范围,这可导致录音表现原始声音的效果不佳。
  • 为了重现给定频率,采样率必须至少是该频率的两倍。CD 的采样率为每秒 44,100 个采样,因此可重现最高为 22,050 Hz 的频率,此频率刚好超过人类的听力极限 20,000 Hz。
  • 在现代的数字音频中,最常用的采样率有如下几种:
采样率 品质级别 频率范围
11,025 Hz 较差的 AM 电台(低端多媒体) 0–5,512 Hz
22,050 Hz 接近 FM 电台(高端多媒体) 0–11,025 Hz
32,000 Hz 好于 FM 电台(标准广播采样率) 0–16,000 Hz
44,100 Hz CD 0–22,050 Hz
48,000 Hz 标准 DVD 0–24,000 Hz
96,000 Hz 蓝光 DVD 0–48,000 Hz

位深度

  • 同相机一样,音频也有动态范围。位深度决定动态范围。采样声波时,为每个采样指定最接近原始声波振幅的振幅值。较高的位深度可提供更多可能的振幅值,产生更大的动态范围、更低的噪声基准和更高的保真度。
位深度 品质级别 振幅值 动态范围
8 位 电话 256 48 dB
16 位 音频 CD 65,536 96 dB
24 位 音频 DVD 16,777,216 144 dB
32 位 最佳 4,294,967,296 192 dB

电平表

  • 电平表可以在录制和播放期间显示音频信号的振幅,在目前的相机固件中,上面的电平表代表左声道,下面的电平表代表右声道,并分别以 L 和 R 进行标注。
  • 电平表以 dBFS(满量程的分贝数)为单位显示信号电平,其中 0 dB 电平是发生剪切前的最大可能振幅。
  • ~~如果振幅过低,则音质会降低;如果振幅过高,将发生剪切并产生扭曲。~~
  • 为了充分利用量化精度,应当将录音音量控制在适中。当电平超过最大值 0 dB 时,电平表右侧的红色色块将点亮。
  • 请注意以上均为24位录音时的情况,在32位浮点录音时超过0dB的信号将可能被保留。

时间码

  • 时间码是一种用于标记和跟踪视频序列中单个帧或时刻的系统。
  • 通常地,时间码以小时、分钟、秒和帧表示,用于精确定位和同步视频项目中的不同元素。
  • 时间码可以方便地管理多个视频和音频轨道,从而可以对齐/同步它们并在后期对其进行精确编辑。
  • 为获得最佳效果,时间码应该从录制开头连续运行到录制结尾;不应该从任何中间位置重新从零开始。